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族人。其父是康熙时期两大权相之一纳兰明珠,其家族为叶赫那拉氏,其曾祖姑母为清太祖皇太极的生母,家族与皇室姻亲关系不断。 纳兰性德文武双全,19岁参加会试,因病未能参加殿试,而后更加奋发读书,拜徐乾学为师,两年中主持编繤了一部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后来又用三年多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包含历史、地理、天文、佛学、文学等诸方面知识。 在22岁时参加会试,殿试二甲第七名。被康熙钦点为三等侍卫,累升为一等侍卫。 1纳兰性德是个矛盾体。 他是个妥妥的富二代,注定一生富贵,心却游离于繁华之外,视勋名如糟粕,势力如尘埃。身为满人,却痴迷于汉文化。身为武将,善博击,精骑射,能侍卫皇帝,骨子里却是个文人,人在仕途,结交的却是年长的落泊的汉族文人。一生为情所困。象传说中的浊世公子,却是一个真实的人。 2纳兰容若对文学的贡献。 除了前面提到他编篆的两本书外,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在31岁去世前留下的349首《纳兰词》。是由《侧帽集》和《饮水词》合并而成的。 在康熙十三年,他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三年后卢氏难产去世。纳兰容若写的悼亡词破空而起,不仅整个清代,就是他自己,也再难于超越。纳兰容若的词在清代无出其右者。 3团结一批一世俊杰。 纳兰容若结交了一批落拓文人,多为江南的布衣文人。对朋友极为真诚,仗义疏财,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许多文人都围绕在他身旁,类似“平原君"。 多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纳兰容若帮助了一个被蒙古贵族俘虏为奴隶的一个文人,由于逃跑,每天被枷锁服役,他的朋友求了纳兰容若,容若把他解救出来,那篇文章称纳兰容若是汉族文人的真朋友,而我就是从那时开始了解纳兰容若的,我查了一下,没找到原文,但大意决不错,不是《人民文学》,就是《收获》上载的。 3纳兰容若和《红楼梦》, 明珠和曹寅同朝为官,同为康熙的心腹,问样在九龙夺嫡时站错了队被抄家,两家有一定交往是必然的,所以纳兰容若也可能是贾宝玉的原形之一。 曹雪芹都知道写人物是山西的头,河北的身体,河南的脚,通过艺术加工,再创作的人物,我们何必非得当那一家的家史看呢?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