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但潘安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2、兰陵王:本命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战场。  3、宋玉:约公元前322年--约公元前298年,又名子渊,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4、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卫玠五岁时神态异于常人,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人们都去观看他。骠骑将军王济是卫阶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