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居正,历史上很多人对他褒贬不一,身为万历初年的首辅,张居正确实功盖天下,隆庆六年,隆庆皇帝去世,国家自嘉靖朝以来出现的混乱局面再次出现,此时国家经济基本上处于崩溃的边缘,南方流民四起,严重威胁到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初登大宝的万历皇帝,年仅十岁,大权掌握在他的母亲李太后手中,此时内阁首辅为高拱,后为冯保所罢拙,高拱致士后,张居正继任首辅。
;) 由于张居正深知此时明王朝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上任伊始即开始实行万历新政,他采取的第一项行动就是罢拙那些个只会清谈的清流官员和高拱的死党,大量任用循吏,经济上为了改变明朝国库空虚的局面,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统一役法,部分地“摊丁入地”。这项改革在中国赋税制度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国家的统治。
;) 在整伤吏治方面,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使明朝的吏治大为清明,整治了吏治的腐败。后来张居正又清查全国土地,打击王公勋戚,清查他们隐瞒的田产,大大增加了税收。在边防上,任用戚继光为蓟镇总兵,镇守北部边疆,抵御蒙古入侵,保证了北部边疆的安宁。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官,有效压制了蒙古和满洲的崛起。令外,张居正身为万历皇帝的老师,对皇帝的教育可谓是呕心沥血,亲著《帝鉴图说》,教导万历如何做个好皇帝。
;)
但是张居正在改革过程中,急于求成,用法过于严苛,对个别官员处罚过重,这为日后张居正死后突遭清算埋下了祸根。其次,张居正处理事情过于强势,连万历皇帝都害怕,张居正的强势在皇帝心中埋下了阴影,甚至仇恨,终于,张居正去世后,遭到了他苦心培养的学生的清算,差点被开棺戮尸。他的父亲张文明去世,张居正并未按规定回家守孝,而是选择夺情,这为日后政敌攻击他提供了一条理由。张居正的一生,可谓是披荆斩棘,为国家,不顾一切,可谓天下为官者的楷模。对张居正我认为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概括:“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我是大飞哥,欢迎关注我!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