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肝功能不正常通常是在常规体检报告里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相当于工业生产中的催化剂),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 ;) (血清中ALT的正常含量参考值是:男9---51U/L,女8---41U/L但各医院的测试方法不同)
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意义就在于对乙型肝炎、丙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析。
;) 不过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谷丙转氨酶转氨酶升高,比如:滥用保肝药、内分泌失调、酒精中毒、采血时间不对等。 确定转氨酶升高是否是肝炎引起的 建议在转氨酶较高的朋友能进一步的筛查乙肝两对半和丙肝抗体,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丙肝病毒,传染性的大小及为评估治疗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不过抗体阳性并不代表是乙肝或丙肝患者哦,还有可能是曾经感染过病毒但是已经痊愈了。
;) (上图为丙肝抗体检测) 当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病毒量的筛查,丙肝病毒载量是判别是否为丙肝患者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也是影响用药方案的关键因素,2570000即为病毒数量,数值越大,代表病毒数量越高。 ;) (2.57E+6=2.57*1000000=2570000)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来说,很容易进展为肝硬化,为了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一般医生都会建议进行肝硬度检测,来确定是否患有肝硬化及确定治疗的方案。 ;) (上图为肝硬度检测报告)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若患者进行肝硬度检测后发现有肝硬化,应密切监测甲胎蛋白水平。 ;) (上图为甲胎蛋白检测报告)
治疗方案的分类 在中国临床上用于治疗HCV的干扰素为:普通干扰素α和长效干扰素α。而DAA家 族,根据它们作用靶点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A 抑制剂,NS5B聚合酶抑制剂,涉及到的方案有索非布韦加雷迪帕韦、索非布韦加达卡他韦、索非布韦加维帕他韦。 (2)2类治疗方案的给药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国内患者通常能接触到的干扰素疗法是通过注射给药,短效干扰素每天注射一次,长效干扰素为每周一次,给患者会带来很多治疗困难;相比干扰素而言,DAA是口服给药深受广大丙友的推荐。 我国过往主流的干扰素治疗方案不及DAA
;) 干扰素虽然是我国过往的主流治疗方案不过由于治愈率低,患者会产生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减少、疲劳、肺炎、精神异常等副作用使得很多患者因不耐受或不适用干扰 素而无法接受治疗,尤其是丙肝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此,2015年更新的《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既往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或无应答的患者应首 先考虑DAA治疗。
;) DAA相较于干扰素而言,安全性的改善有了质的飞跃。目前很在用的DAA,耐受性和安全性总体而言都很好。部分DAA针对HCV伴随的肝硬化或失代偿期都有清除病毒、逆转肝功能的作用。
最后,小编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管干扰素时代还是DAA时代,HCV都是可以治愈的,只是这一可能随着DAA的出现而大幅提高了! ;)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