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星际探索》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 詹姆斯·格雷的每部作品,都不完美。 他以偏执狂的力量,将每一部电影的制作,都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意志下。 格雷的电影,是个人化的电影。个人化的电影,就像人一样,不会完美。 那么,不完美,就不值得欣赏了吗? 对大众来说,格雷的电影一直不友好。 没错,他就是一个非主流导演!
不过,非主流的说法,只是相对于好莱坞而言。 你可能有所不知,格雷的电影可受欧洲电影欢迎了。 1994年的第一部处女作《小奥德萨》就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斩获银狮。接下来的每一部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
但作为一个美国本土选手,他却从未在奥斯卡上获得过认可。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人们对格雷电影的极大反差? 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他从来不按照主流类型片的模式叙事。 对于大众来说,可能很难分辨导演是“不会”正常叙事,还是“不想”正常叙事。 在影评人眼里,格雷是典型的反好莱坞、反类型导演,他的目标是创新,是风格化,是不想按照传统模式拍电影。 但这一切到了大众眼里,就变成了一个只能拍烂片的差劲导演。 《星际探索》作为一部科幻片,还有布拉德·皮特的鼎力加盟,但格雷的一意孤行,依然让这部电影在市场上不奏效。
大部分观众对影片主要有两个怨言。 第一,它不够“爽”。观众一看是科幻片,就想要刺激热闹的大场面。但结果发现,剧情沉闷,主题朦胧,气质忧郁,节奏缓慢。就算主演是皮特,观众也难以忍受他贯穿全片的喃喃自语。 第二,bug太多。影片呈现的许多科技细节,遭到了大量的吐槽:一个人怎么可能徒手攀爬正在点火起飞的火箭?身前举一块门板,就能穿越密布小陨石的海王星光环?对于太空迷来说,这些简直是胡编瞎扯。 不完美的事实不可争辩。
但深入一想,其实这两点也并非那么重要。 当然,以近未来为背景拍科幻电影,是危险的。 科幻背景与当下技术时代越近,观众就越可能挑刺。但科幻就是科幻,如果完全按照现有科学常识来,那创作者也就太受限了。 值得一提的是,《星际探索》中出现的所谓bug不是创作者脑残或愚昧。 事实上,剧组设置了专门的科学顾问,由NASA的权威科学家担任。 之所以某些科学细节显得不那么严谨,是因为导演为了实现剧情上的圆满,或者影像上的独到,而决定置太空常识于不顾。 如果开头一定要计算平流层自由落体的速度是否合理,那么我们就将看不到太空电梯上的宇航员高速下坠的惊险场面。
如果一定要探讨月球劫匪出现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将错失前所未见的月球表面追车大戏。
如果一定要追究海王星光环的厚薄与密度,那么那场动人心魄的穿越光环场面,就不会出现。
只有抛弃了那些物理限制,电影才向我们展示了如此壮丽而充满新意的场景。 电影就是电影,不是科教片,它的核心是人物,是情感,而不是科普。 《星际探索》更是如此,表面上讲述的是一场通往太阳系边界的太空旅行,但内核却是关于一个男人精神层面的审视。 表面上,他是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父亲,实际上他寻找的是自我。 如果抛去科幻的外衣,《星际探索》的故事结构与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极其相似,或者说,更像是后者的灵感来源,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
格雷的不少作品都表达了与之相似的主题——对人性黑暗面的探索。 他拍摄了各种题材,黑帮片就拍黑帮道义的沦丧; 爱情片就拍恋人的游离与背叛; 冒险片就拍文明与蛮荒的对峙; 科幻片,也就是《星际探索》,就拍外星文明的探索与人类永恒的孤独。 格雷关注的恰恰是人物陷入痴迷的内心状态,这种走不出来的执迷不悟,将人物越来越向黑暗引领。 《星际探索》里精巧的视听语言和富含深意的剧本设计是令人兴奋的,不仅贡献了太空梯、月球飙车等前所未见的科幻场面,也探索了黑暗、孤独、生命价值等宏大的议题,让这样一个关于寻父与自我救赎的故事意犹未尽,这在近几年的太空题材电影里,显得既格外新鲜又风格别致。 格雷用这部非传统的科幻电影,告诉人们,科幻片不只有好莱坞一种套路,也可以拍得这样气质非凡,含义隽永。 正是像他这样不遗余力且永不妥协的电影创作者,才能让今天这个日渐单调、狭窄的电影艺术,渐渐呈现新的活力。 《星际探索》不完美,也很美!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