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氢弹最厉害,它才是大国的安全基石!图片上就是闻名遐迩的苏联“大伊万氢弹”,它的理论核爆炸当量是1亿吨TNT当量,在“新地岛”试验的时候核当量为5000万吨,是人类制造和爆炸能量的最大武器!而图片里左下角的Buster就是长崎原子弹“胖子”2万吨TNT当量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与“大伊万氢弹”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那么,氢弹为何爆炸能量这样大呢?这是因为氢弹使用原子弹作为“核扳机”,用它的核裂变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去轰爆氚和氘同位素核材料进而产生威力更加巨大的核聚变反应,从核裂变→核聚变反应这中间的核爆炸威力呈几何倍数增长! 这张示意图就是美军目前最先进的核弹头W87型,它是一枚“三相弹”,弹头重量型只有200公斤,却产生了30万吨TNT当量的核爆炸反应,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在完成了核裂变→核聚变之后,它的核聚变链式反应又被最外面的一层铀238金属反射,再一次形成核裂变反应,也就是W87的爆炸过程是:核裂变→核聚变→再一次核裂变,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了三次核爆炸,所以叫做“三相弹”,并且它还被被称为“脏弹”,是因为它爆炸之后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极多,核污染时间非常持久,也许几十年之后爆炸过后的地方仍然不能进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氢弹不但爆炸威力最大,爆炸后的持续伤害也是最大的 广岛原子弹“小男孩”的产生爆炸原理的示意图,核爆炸需要的核材料超过临界值才能产生核裂变反应,但是在武器制造当中核材料不能是“超临近值”的,只能将超临界值的重量分成几块才行,要不然还没等制造出来原子弹,它自己就爆炸了...所以,“小男孩”的核装药是由两个以上的铀235块组成,在投放过程中起爆装置的高能炸药首先爆炸将其中的一块铀235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另外一块铀235,它们撞击到一起后瞬间的超过了核爆炸需要的超临近值重量,进而形成了核裂变,这种用一块撞击另一块的制造出来的原子弹叫做“枪法”,核理论和制造方式在核武器范围内是最简单,但是“枪法”原子弹对于核材料的利用率太低,比如说:广岛原子弹使用了超过60公斤的铀235,最后根据模拟和推测,核材料只利用了不到2公斤...实在是极大的浪费!所以,原子弹不了怎样设计,它的爆炸能量不会太高,这也注定了它永远不可能超过氢弹。 从理论上来说中子弹也是一种氢弹,只不过它目前大部分都武器型号都是5000吨核当量的战术核武器,从图片上它与原子弹杀伤因素对比当中它的是一种被“剪切效应”都核武器,也就是在核杀伤效能当中,削弱某种能力和增强某种能力,想对于原子弹和氢弹,中子弹的冲击波、放射性沾染、光辐射都有一定程度的削弱,而早期“贯穿核辐射”却被大大的增强! 那么中子弹为何削弱了冲击波、放射性污染...长期的核杀伤效能,而增强了早期贯穿核辐射这个瞬间效能?这是因为冷战期间在欧洲北约与华约之间的常规军事力量对比处于劣势,苏军(华约)的机械化部队钢铁洪流对于西欧和北约国家一直都是噩梦,为了有效的抵挡苏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美国研制出了中子弹,也就是利用最强大的贯穿核辐射瞬间穿透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装甲,将里面的乘员杀死!但是,由于其它杀伤效能降低了,中子弹的核污染变得很小,爆炸地点几天后就可以自由进入,不影响人员的通行,这也有利于战后重建,否则几十年都没法进入,像“切尔诺贝利禁区”那样,谁都利用不了,这仗打不打的没有意义了。那么,中子弹的杀伤效能如何呢?通常来说,中子弹作为战术核武器它的TNT当量很低,都在1000吨左右,但它爆炸后产生的早期贯穿核辐射却极大,在爆心900米的距离内会产生8000拉德rad(也称“伦琴)的吸入量,而我们人正常极限拉德量是150,也就是在150拉德环境环境中待上十几分钟没事儿,但是超过了169拉德就不行了,如果在这种环境当中待24小时就会出现:头晕、耳鸣、恶心...等症状,如果超过250,在24小时内体弱多病的就会有少量死亡、超过350拉德在48小时内约有5%的人死亡...而中子弹在爆心1400米处仍然有650拉德!所以,它的杀伤效能非常强大!对于坦克乘员来说虽然有厚甲保护大中子弹爆炸之后会产生穿透能力极强的γ射线(与我们胸透X射线类似),可以穿透20~30厘米厚的钢材...为此苏联坦克都在复合装甲当中安装了渗铅的塑料,来削弱γ射线的穿透能力。 总之,核武器从1945年8月投入实战以来,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也更新升级了三代,杀伤效能也越来越高,既有形成几十年无人区的脏弹,也有几天后就能进入的“干净弹”,不过核武器终归还是人类自己消灭自己的终极武器,它最好不要离开发射架!因为人类承受不了这样的浩劫。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