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书的时候,对这个英语、数学、几何这些课程,老师在讲台上讲,我在下面就象听天书一样,很是枯燥无味,一点感觉都没有,永远听不进去,就只有打瞌睡了。但是如果老师在讲台上讲语文和作文写作这些,还有讲历史,讲唐诗宋词的时候,我就听得津津有味。所以,假如说我的母亲以及学校的老师如果发现了我是这个爱好和禀赋,就着重于把我往这方面培养,我也许就是一个诗人、小说家、文学家了,在写作领域,可能会有所出息。 我出身社会以后,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我基本上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一种状态,不跟认识的朋友联系交往,墙壁上和床上到处都贴着那些需要背的一些基本的东西,真的是很刻苦的学习。 要是我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有这么用功的话,那肯定是一个名校的高材生啊,如果那时候知道象这样用功学习,那后面的人生就不一样了。所以说这个学习啊,包括现代的教育体制,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就跟我当初读书时候一样,家长也反复的教导我们,不学习以后长大了没有出息,老师也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出生的社会不能出人头地,但是大人老师再怎么说,自己都没有这种要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所以一个人究竟在哪个领域能够成才?这是来自于他的先天的禀赋,先天的禀赋触发了他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适合他的知识,他会排除一切万难,去苦修式的积极主动学习。 只要他向他喜欢的领域去学习、去发展,就说明他一定会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否则的话,他这个内因不主动,你外因再怎么强施加于他的身上都不起任何作用,所以现在这个应试教育,也应该掌握这一点,看这个学生他会自己积极主动的偏向于哪个方向去学习?那么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因势利导这个学生,向他所爱好的这个方向去对他进行辅导学习。他不喜欢学习的东西,不要强加于让他非要来听课学习。 所以我在学易经这一块上来讲,我买的书那就太多了,而关于这个易经、哲学,中国古典哲学这方面的著作,我看得太多了,我喜欢买书,一到新华书店我都去买这一类的书。 只要一出了这方面的书,我都要买,所以这么多年下来,在我的书房里就存了不少了这方面的书,基本上都是看完了的,所以大脑里面装的这个易学的知识那肯定是少不了的,要我来讲这方面的东西,我不看书,给你讲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这就是一个人走出校园,出身社会以后,自己后天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而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学习,这全在于一个积极主动内因的驱使。 在读书的时候,哪里学得到这些东西,对不对啊?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个方向,一个位置。就比如说那些搞工程的,在最早的时候叫包工头,现在很多那些搞工程的,都没有很高的文化,有的就是砌围墙、砌砖头的泥瓦工出身的人,他慢慢的搞着,就在建筑行业当中搞出名堂来了,从简单的泥瓦工,到这个方面的技术员,从小工到大工师傅,最后自己包工当老板,越搞越大以后就搞成了房地产商、开发商。所以这一批人,很多读书的时候成绩也是不好的,在我的同学当中就有好几个,那时候成绩都还赶不上我,也不听话,穿着脏乱差,但现在人家是身价几个亿的包工头老板,这就是他出身社会了以后找到了适合他自身发展的是那个领域的知识,他会自己努力积极的去学习钻研适合他发展的领域知识。 所以我们国家现在这个应试教育呀,也应该改革改革,挖掘出这些学子们的先天潜力来,让他朝着适合自己兴趣喜好的方同去主动学习,不需要别人去推动他学习。这样就会少浪费很多不必要的一些师资资源力量,少做一些无用功,这样岂不是事半功倍。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