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明鲜卑人和朝鲜人的关系,首先要理解古代东北地区的真实地形和族群的生存状态。 第一,古代东北平原并不适合生产生活,大部分时期处于沼泽状态,河流泛滥频繁,单纯的农业生产几乎无法进行。
第二,古代东北族群分东西两个部分,分别属于游牧族群和渔猎族群,鲜卑人属于游牧族群,朝鲜人挺多能算渔猎族群,不论如何和游牧族群没关系。
看过这个图片可以更好的理解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遗憾的是图片里缺失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
根据目前人类基因学分析,北亚C2分支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基因型,蒙古族、满族和朝鲜族都含有较高比例。这个研究成果被韩国人追捧,认为可以确认自己的祖宗是谁了。 Y染色体的分型,并不能全部解释族群的来历,北亚分支的覆盖范围极广,胶东半岛的东夷人几乎百分之百是北亚分支,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东夷人是北亚分支的祖先呢? 北亚分支和汉人O2分支的分离时间超过一万年了,朝鲜族的基因分型包括的比较复杂,北亚C2分支,南岛C1分支,中原O2分支比例差不多。说白了,就是朝鲜人是北亚分支,日本琉球分支,中原汉人分支混合形成的族群。这个可以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一个民族的构成和基因有关系,但是基因并不能解释一切。 还有一个证据经常被韩国人提起,语言学分类。韩语根据语言学分类,被归入通古斯语系,与满语和蒙古语更接近。与汉语的关系不大。语言学和基因一样,可以解释一些渊源,却不能解释具体的来龙去脉。毕竟韩国人不是说满语或者蒙古语吧!
看到这张图片,大家首先会想到蒙古人对吗? 这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照片,一半森林一半草原。这里才是蒙古人的发源地,同样这里也是鲜卑人和契丹人的发源地。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黑龙江流域,生活着两个很相似的民族,一个叫鄂伦春,一个叫鄂温克。在俄国又不同的音译和叫法。鄂伦春的本意是打鹿人,就是自称是养鹿的人。鄂温克的本意是林中人,就是自称是林中打猎的人。 他们代表了原始阶段的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养鹿是基于森林和草原交汇地区才有的游牧方式。马都驯化最早是在中亚地区完成的,并有匈奴人带到蒙古草原。同样,羊和牛的驯化也不是东亚人完成的。 当来自中亚的匈奴人在草原纵横的时侯,北方的打鹿人学会了养马,并开始学习匈奴人的游牧方式,并开始逐步南下,他们是沿着大兴安岭一步步南下的,这就是第一批南下的打鹿人,他们就是鲜卑人。 鲜卑人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前,就和其他传统的游牧民族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更容易接受农耕文化。鲜卑族在辽西和河套地区建立了魏国和燕国,开始参与中原地区的争夺。 鲜卑人从游牧化开始,到融合进中原文化,时间并不长,鲜卑人很快就消失在历史中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南下的部分已经融合进了隋唐帝国,另一个是他们南下之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再次走出了一个族群,他们自称是契丹人。原有散落在大兴安岭的鲜卑人 ,逐步融入到契丹人之中。 契丹人相比鲜卑人,游牧化的进程更充分,向西逐步控制了整个蒙古草原。
这是打鹿人南下之后的故事,那么林中人南下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朝鲜族的祖先之一可能就在这些人里,高句丽是汉朝同时代的政权,控制了长白山地区。但是其从未成功的进入过大兴安岭地区。鲜卑人在大兴安岭发展时,和高句丽之间不可能没有冲突。隋唐帝国的鲜卑人翻过身来,就把高句丽彻底从地图上抹掉了。朝鲜半岛上自然会有一部分高句丽的后代。但是高句丽的后代并不是构成朝鲜人的主体。 南部的三韩更是跟高句丽毫无关系,甚至是经常被高句丽欺负的主。朝鲜国还没有影呢。 其后,长白山地区先后出现了渤海国,金国,满清等几个政权,这些人都是林中人南下的结果。
有人会好奇的问,林中人和打鹿人为什么要南下呢?极北之地的生活条件艰苦,不能承受过多的人口压力,但是这里毕竟没有战乱,所以族群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当人口超过一定数量后,就会自发的南下的寻找生存空间。 东北地区和蒙古草原自古就在南北两个族群的来回争斗中,不断轮番上演着好戏。 建议韩国人先去找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林中人认祖归宗,然后看看俄国人会不会同意。 俄国最牛的林中人是楚科奇人,从来没有被征服过的林中人。 东北历史很悠久,但是汉人的历史并不复杂,不过我们现在生活在东北地区,所以这里的历史就都是我们的历史了。如果非要讲历史,大同江地区明朝之前都是汉人的,先拿回来再说别的。长白山天池的一半也还给我们,白头山的名字是清朝官员命名的。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