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成语叫作“逼上梁山”,因为梁山聚义实质上就是落草为寇,没有万不得已的原因有几个人愿意去当土匪呢? 逼上梁山是一种后世的引申意,梁山的108位好汉,不全都是被逼的,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犯了事的待罪之人,不管是被陷害的,还是真的违了法,比如林冲、花荣;一类是为江湖情义而上山,比如汤隆、皇甫端;一类原本就是占地为王的匪霸,在地盘兼并的过程中被梁山收编,比如扈三娘、郁保四;一类也是土匪,但是主动入伙,比如杨志、孙二娘;再有一类则是被梁山俘虏而来或者设计骗来的,比如呼延灼、徐宁。只是无论哪一种,上了梁山都是一样的性质——朝廷眼里的贼匪、乱党。 ;)
;)
从这些上山途径中就能明白为什么只有三位女性位列座次。宋代推崇理学,女性地位更加降低,成为相夫教子的从属角色,基本没有什么社会身份和地位。一个不出家门的人,基本没什么犯罪的机会,一个没有地位的人也不需要被人陷害才能从其身上得到好处,所以第一类里不太会有女性。被梁山俘虏的一定是和梁山做过战,那么一定身怀武艺甚至领兵统帅,被梁山设计骗来的也必然是身怀绝技、富有价值,显然也都不太可能出现女性。为江湖情义上山的,都是广结好友之人,鲜少抛头露面的女性自然更没什么可能。只剩下早先就是匪霸的了,这倒是可能存在女性,所以我们在这类好汉里便看到了孙二娘和扈三娘的名字,但即便是这二位也是因为出身黑帮家庭、祖传为匪,而非自己半路落草,女性上山当土匪的情况还是极少的,因此也就只有这二位了。 ;)
那么还剩下一位女性呢?顾大嫂的确是因为被陷害又犯了罪才上梁山的,不过被陷害的是她的表弟,犯罪也是和丈夫、大伯子、妯娌之弟一起的,这样的例子个别得不能再个别了,还能出现几多个?如张恨水所言:“孙新夫妇为十里牌一霸,正有赖于其兄之掩护也。当顾大嫂以劫牢反狱之说告孙立时,彼虽略有不然,及顾以吃官司连累眷属相挟,即连呼罢罢罢三字以从之,则可知平日为胞弟孙新妻弟乐和所包围,其委屈依顺者,必更仆难数。否则劝守土之官背反朝廷,是何等事,顾大嫂为一平凡之妇人,安得无所顾忌以要挟之乎?”说明如果没有丈夫和妯娌之弟,顾大嫂不可能得到大伯子的帮助,而没有大伯子,顾大嫂便无法劫狱。这般彪悍的女性尚不过如此,况且大多数温婉顺良的女性呢? 所以私以为,108个坐席里只有三位女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意,不过是现实的反映罢了。非要说此中有深意的话,恐怕在于水浒并不是简单的侠义小说,也是一部政治小说,梁山聚义就是一个微缩版的王朝成势,其中暗藏着许多权术仕略,因此是写给男人看的“政治参考书”,而不是来看女性和男女之事的。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