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唱功下降明显,音域萎缩。演唱会代理费过高,主办方利润较低,现场体验较差。
周杰伦演唱会的质量,实际上从15年开始就处于不断下降的阶段。原因有两个大方向:一个是周杰伦的倒嗓情况,导致了比较严重的音域萎缩,好听的歌曲基本都唱不了。比如《发如雪》、《七里香》、《晴天》或者是降调演唱。缺乏了情感爆发的悸动,而低音咬字说唱的曲目大大增加,说实话周杰伦的说唱现场LIVE的体验真的很糟糕。简单说没有那个味了,唱的不如CD好听。 第二个是华语音乐商业大环境由娱乐媒体掌控话语权,这导致了周杰伦等顶流歌手的演唱会代理费过高。代理费过高的后果是演唱会的最终主办方和场地承办方利润减少,那么场地的设施和舞台的细节,以及一些艺术策划和联动,就几乎没有。观众去观看的体验就很糟糕了。 比如周杰伦在上海梅赛德斯体育馆的20周年嘉年华。本身的规格应该是顶级,但实际上去现场的感觉只有两个字:拉胯。场地很好,但是舞美演出毫无新意,没有一点和音乐配合的细节。 从根本上说,周杰伦的演唱会巅峰是2007年,那个时候是周杰伦的声乐巅峰。唱的了《发如雪》的D#5弱混,大部分的高音和音C5都是自己亲口唱,而如今全部是伴唱和音他已经碰不到B4和五组高音,低质量割裂音色可以来到G#4。早期大部分人是自弹自唱,不得不说周杰伦自弹自唱的感觉真的顶级。 周杰伦唱功下降的原因,则是和陶喆一样——高喉位倒嗓。这是大部分歌手的通病,凡是没有接触过系统声乐认知教育的歌手,大都都会犯这个错。因为早期出道时非专业出身的野路子歌手都有过飙高音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则是他们倒嗓的开始。 比如周杰伦的早期歌曲《黑色幽默》、《搁浅》,音高在五组和靠近五组,这个阶段之中,周杰伦的高喉位几乎达到了极限。就说《黑色幽默》这一首歌的CD版,你现在去听,依旧能够感受到声韧带的恐怖拉扯力。高喉位对于声韧带的伤害,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像慢性病一样。在你不经意之间发现原来声韧带已经退化成老年人状态。比如如今的周杰伦。 关于声乐有关的说明周杰伦唱功的文章已经写过了很多很多。简单从演唱会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因为本质上演唱会质量下降,周杰伦也没有任何办法解决。因为不是他可以操控的。 周杰伦演唱会的利益链条:国内演唱会的利益链条实际上比较复杂,并不是我们普通人认为歌手开演唱会,门票票房收入就是歌手的利润。每一场演唱会的筹备资金都是近千万起步,向王菲还有过1亿出场代理费的天价。这种规模的资金,歌手本身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完成整个演唱会的举办、售票和演出。 所以,演唱会就衍生了一系列的商业链条,具体演唱链条如下: 1:周杰伦所属的经纪公司确定周杰伦有日程,确定办巡回演唱会。注意,歌手举行演唱会的基本操作单位是他所属的经纪公司,而并不是他本人。当然周杰伦的经纪公司就是他自己的公司。但是对于其他歌手而言,都是以经纪公司为基本单位。
2:经纪公司确定歌手(周杰伦)个人的收益合同,签订歌手个人的固定收益。但实际上这一步大部分歌手不存在,因为歌手的演唱会是包含在歌手和经纪公司签订的基本合同之内。 3:经纪公司公开抛售歌手的演唱会代理费,进入招标模式。以BigBang为例,BigBang的经纪公司在中国的演唱标价是600万。价格定得很低,美其名曰是关爱粉丝,但实际上韩国歌星在国内的演唱会本身就是有限制的。标价越高纳税越多。 4:各大公关演绎、传媒公司,甚至是任何有资本的企业都可以竞标。以Bigbang为例,最终Bigbang的演唱会代理权由美国一家大型公司拿下。 5:美国公司转手给中国娱乐公司,资金回流,赚得利润,退出资金链。中国娱乐公司二度转手,再度资金回流,退出资金链。 6:最后一家接手的公司已经无法转手,因为利润被分挂得差不多。他们开始找寻最终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大部分情况下,主办方和承办方有可能是同一家公司。 7:主办方和承办方开始落实演唱会的地点、设备、流程、制度、售票、举行、以及票房压力。 这个过程之中,和周杰伦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周杰伦的经纪公司实际上在代理费成功卖出的一瞬间也退出了资金链,不再具有任何的票房压力。而中间转手多一道就表明演唱最终的利润就少一层。如此层层转手之下,最终的落实下来,主办方和承办方肯定是资金不足的。而他们还要承担演唱会门票扑街的风险。 在这个过程之中,和大众是最有关系的,和大众观看体验直接挂钩的。并不是周杰伦,也不是周杰伦的经纪公司,更不是中间转手的各大资本,而是最终的主办方承办方。这本身就是利润很低的工程,预算就会紧张。而舞台效果就会急速下滑,舞台事故就会频发。 对于周杰伦而言,他在抛售代理费的那一刻就已经完成了交易的利润,剩下的仅仅是履行义务的责任,并不具备早期那种为粉丝而不考虑利润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是唱功很好的王菲,演唱会同样拉胯,破音、走调都有。 演唱会舞台效果,周杰伦能干涉吗?答案是:不能。回过头来,问一句周杰伦能够干涉自己的演唱会的设计、细节、音乐联动、艺术化氛围吗?答案很明显:不能。 问题的根本回到了那份演唱会代理合同,演唱会代理合同敲定的那一刻,就注定演唱会举办的本身也是一件商品性质。那为什么周杰伦要卖出自己的演唱会代理权,而不自己举办呢?答案更简单,市场决定了如此。 演唱会市场是很混乱的,如今是娱乐传媒掌控音乐资源的时代。对于娱乐传媒而言,他们的逻辑是稳赚不赔,如何做到稳赚不赔?那就是降低利润风险。那么对于歌手演唱会而言,没有什么比直接一锤子抛售代理权来得轻松。而中间的转手公司他们则是属于毒瘤的存在,最终一切都是由粉丝来买单的。这就是为什么演唱会门票那么贵的根本原因。而且很难抢到最便宜的廉价票,因为还有黄牛的存在。 当整个行业都是以抛售代理权的形式进行演唱会,周杰伦是无法拒绝的。一来,的确这样赚得够多,二来:整个市场的大型活动举办公司都被各种娱乐传媒收购。 所以,演唱会的舞台效果,除非是周杰伦成立了自己的公关演绎公司,或者是签订了长期固定合作主办方才能有较大的保证。但这很难。 其次,就是心态问题。周杰伦已经过了需要用几场演唱会去奉献给粉丝的心理。如今他的一切商业活动,都是以赚钱为主。不否认市场在变坏,但是本身周杰伦自身的心态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的创作欲望已经几近于无。 演唱会是仅有的歌手赚钱的手段;在演唱会的背后,是歌手行业的无奈。随着传统唱片时代的结束,数字专辑上市之后,歌手是很难达到像2004年之前那样的现象级效应。因为有音乐平台的垄断和平台的使用门槛。 做专辑是赔钱的买卖,演唱会则成为了最后的方向。张学友为什么要开200场演唱会?因为除了演唱会之外,他不存在任何的音乐收入。不要说什么情怀,即使张学友讲情怀,他所属的公司也不可能讲情怀。 抛售演唱会代理权,是实力歌手最后的收入保障。因为除了演唱会之外,其他的一切都被娱乐媒体占据,比如什么微博、什么年代榜单。都是一群没有任何音乐制作的口水歌作品。 所以,理论上,可以通过演唱会的数量来判断一个歌手的实力。这里就不得不说华晨宇,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华晨宇的火星演唱会数量,对比一下邓紫棋。
综上,其实演唱质量下降是必然的,唱功并不是关键,周杰伦坐着唱也能唱得很好,但是主办方不允许。喜欢搞花的,喜欢让周杰伦跳舞,他本身就有强直性脊柱炎,但拿了钱无法拒绝。还是话语权的问题。
关键字:
|